寺河矿:绿色发展 让矿山变美景-9001cc金沙

 寺河矿:绿色发展 让矿山变美景-9001cc金沙

经营管理

当前位置: 9001cc金沙-金沙9001w以诚为本 - 经营管理 - 正文

寺河矿:绿色发展 让矿山变美景

字号:

日期:2022-10-03

来源:晋能控股集团网站

  沁河岸畔,天蓝水碧。走进寺河矿,道路两旁树木葱茏,干净整洁的矿区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安详静谧。

  寺河矿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以资源利用高效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为目标,努力促进黑色资源绿色开采,奋力书写绿色发展的寺河答卷。

“火焰山”变成了花果山

  雨后的寺河矿排矸场,一股泥土和植被混合的清香扑鼻而来,昔日黑色的矸山如今已身披绿装,生机勃勃、郁郁葱葱。

  众所周知,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矸石对生态环境及土地资源具有破坏性。为保护生态环境,将排矸场打造成绿植生长基地,寺河矿按照煤矸石排放技术要求对矸山生态环境进行了修复治理。

  要让长期以来寸草不生、鸟儿绕道飞的排矸场变成茵茵绿草地,必须营造适宜绿植生长的良好环境,寺河矿在这方面用尽了心思。

  该矿首先利用设备把矸石堆进行铺平,再覆盖1.5米黄土压实,同时建设边坡防护、挡土墙、截水沟、排水沟等重点水土保护设施,抵挡雨水冲刷,防止水土流失。

  在稳固矸石的同时,寺河矿通过筛选植被进行现场实验,选取合适的植物幼苗进行栽种,并积极采用新技术,对矸山上的植被采用保水剂,保证存水效果良好,提升苗木成活率。

  如今,排矸场实现了由“黑向绿”的华丽转身,曾经的“火焰山”变成了绿树成荫的花果山。

一池污水化“甘霖”

  “我们煤矿地面绿化、消防水补充、车辆冲洗、道路洒水抑尘基本都是处理后的矿区污水。”寺河矿地面运行工区污水处理站张伟说。

  据了解,煤矿井下污水主要来源于生产、打钻、防尘用水等,水中含有废机油、乳化液等有机污染物,加上煤泥、粉尘等杂质,水质浑浊。

  为减轻环境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寺河矿通过改造升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增强了水质的可生化性并提高硝氮去除率,创新采用二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也实现了废水净化达地表水iii类标准排放的要求。同时,通过建立浓水池,将污水反渗透处理后剩余的浓水经高压泵打至浓水池,作为日常路面清洁、洒水降尘使用,不仅实现了浓水回收再利用,还节约了生产成本。

  目前,寺河矿的污水处理站每天处理污水大概5300立方米,回用率达到了100%。此外,该矿还将深井水经过加工制成桶装饮用水,并经相关检测部门进行了化验,符合饮用水标准,已于2022年7月开始投入使用。

“煤景”到美景的华丽转变

  “走在矿区,入眼碧绿青翠,鸟语花香,我每天上班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景色,心情特别好。”该矿千米钻机一队员工李强深有感触地说。

  为加强绿色矿山建设,寺河矿以改善员工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生活质量为抓手,大力实施矿山绿化、美化工程,并根据矿区特殊的地质、地形和气候条件,制定各项绿化制度,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以植树造林为主,乔、灌、草、花相互结合,力求树种多样化,美观化、景致化,实现“矿在园中,路在林中,人在绿中”,有效提升矿山的“颜值”。

  “我们采取‘见缝插绿’的方式,在矿区铺种白三叶、早熟禾、马尼拉等草坪15万平方米,整个矿区绿化面积达到了463571.3平方米,绿地率达到了38.97% ,绿化覆盖率44.01%。”该矿后勤服务中心绿化队队长薛剑说。

  自2002年寺河矿正式投产以来,该矿先后种植树木15000余株,栽种花灌木80余万株,使过去杂草丛生的荒野环境变成了现在三季鲜花盛开、四季松柏长青的绿色生态矿山。

( 作者:司李超 责编:刘占敏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