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备制造集团煤化工板块践行“创新、绿色、卓越、高效”的企业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装备制造集团煤化工板块在智库构建、工艺升级、新能源探索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
在智库引领方面,成立煤化工专家委员会,由煤化工专家指导科研项目推进工作。

在工艺升级方面,开发了新型块煤加压气化技术jm-s炉,解决了传统常压固定床气化技术(ugi)工艺水平落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实现工业化示范项目连续稳定运行;完成航天炉无烟粉煤高效清洁转化技术,降低吨氨成本,这两项技术经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鉴定,在无烟煤气化技术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板块内的湖北三宁、安徽昊源、安徽中能、山东联盟等公司常年居于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耗能产品能效领跑者名单。

在新能源新领域,大力开发高端产品,延伸产业链,拥有国内最大的dmf和乙撑胺生产装置、多种高品质复合肥完整的生产体系;与中国化学赛鼎公司就化工尾气制高纯氢展开合作,打通“化工尾气—高纯氢—加氢站”全供应链;以华昱公司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示范项目为试点,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目前,煤化工板块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省级创新平台15个、高新技术企业7家、有效发明专利964项,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3项。

装备制造集团煤化工板块采取有力举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煤化工专家委员会作用,召开节能降耗专题会议,对效果良好的节能降耗技术进行推广。协助开展碳减排项目示范,跟踪科研立项进展,落实项目实施所需的场地、经费、技术等条件。持续开展能效对标工作,加快低压蒸汽发电、光伏发电等节能项目建设,降低板块整体能耗水平。与中国化学赛鼎公司、航天工程公司等单位加强交流合作,推进jm-s炉优化升级项目、航天炉气化经济运行一体化项目建设。以高端、多元、低碳为方向,发展pbat、pbs可降解塑料,聚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等新材料产品,提高原料煤的碳利用率,降低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加强高端管理与技术人才引进,加大自主培养力度。同时,建立筛选标准,严格考察相关单位的资信实力,与知名企业合作,拓展有质量的“朋友圈”,通过借智借资借力,提升板块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